新華網北京12月12日電(邢賀揚)北京翰海2017秋季拍賣會將于12月13日至12月16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飯店舉行,12月13至14日預展,15至16日拍賣。據了解,本次拍賣會共設九大專場:“中國近現代書畫”、“中國古代書畫”、“法書楹聯”、“中國扇畫”、“紫甌凝香——紫砂藝術”、“小雅觀心——油畫雕塑暨名家手稿”、“盛世華章——機構收藏中國當代書畫”、“中國當代書畫”和“中國古董珍玩”,拍品共計2000余件。
新華網書畫頻道《拍賣市場面面觀》向網友及藏家重點介紹以下幾件拍品:
齊白石 《荒山野居》
《荒山野居》
齊白石是一位多產的藝術家,他一生創作了數萬計畫作,題材包括水族、花鳥、蔬果、人物及山水。齊白石早年通過勾摹《芥子園畫傳》,最初認識到傳統山水的筆墨,后來雖然又受到清代“四王”的影響,但他排斥“四王”,尤其對石濤贊賞有佳并下了很大功夫臨摹。他筆下的山水特立獨行,任意揮灑,注重寫生,大膽創造。正因如此,當年除了個別朋友、門生之外,很少有人能夠理解他的山水作品并遭甚多非議,他曾言道:“余畫山水,不喜平庸。前清以青藤、大滌子外,雖有好事者論王姓為畫圣,余以為匠家作。然余畫山水絕無人稱許,中年僅自畫借山圖數十紙而已,老年絕筆。”
此幅《荒山野居圖》就是很好的例子:時人越是看不慣,他越是堅持自己的藝術探索,把藝術信念留在心底;畫完不落款、不銷售,把藝術作品留在箱底。三十年之后揮毫題字時,他的藝術成就已被世人所公認了。
齊白石《荒山野居圖》收錄于香港蘇富比有限公司2002年《張宗憲珍藏中國近代書畫—齊白石作品集》第五圖,以及榮寶齋出版社2014年《齊白石作品集》。
于非闇 《荷花蜻蜓》
《荷花蜻蜓》
于非闇的花鳥畫極重寫生,即在晚年,雖已成名,可是還時刻留神觀察百卉蟲鳥,以求精確。他從明末陳老蓮上溯兩宋五代的雙勾花鳥畫,繼專學宋徽宗,并加入他從寫生得來的心得,逐步形成“于派”花鳥畫的樣式和語言。
翰海秋拍推出的于非闇《荷花蜻蜓》,畫家自題寫諧趣園中“粉面荷花”一朵,諧趣園位于頤和園的東北角,又寫“時正仲夏之暮,園中只得五花”,由此可知這幅畫作的粉本正是從畫家寫生得來。畫家運用擅長的雙勾法,使荷花輪廓清晰,葉脈紋路可辨,生動體現荷花在池塘中搖曳生姿的樣子,似有陣陣清風襲來。一旁的蜻蜓,則勾染兼顧,形神俱肖,與荷花相映成趣。畫面設色強烈,挺秀的勾勒用線與層層暈染的色彩相結合,在工致的畫幅中表達著大自然的生氣。
傅抱石 《湘夫人》
《湘夫人》
傅抱石的人物畫多為歷史人物、古詩意境的再創造,其筆下與屈原有關的人物畫頗多。湘夫人為屈原《九歌》中的女神形象。此幅《湘夫人》在刻畫這位美麗的湘水女神時,不但具有神的靈性,還突出了她作為人的情感。
畫中女神體態輕盈,身材頎長,面目豐腴,一襲飄飄長衣,隨風搖曳,有唐代之前宮廷仕女的風貌,也是傅抱石描繪古代仕女的典型造型。細察發現她面容凄婉,可能是所思之人沒有出現。湘夫人的情態如思如慕,似愁似哀。斜舉的裙裾與飄落的秋葉相互映襯,有“裊裊兮秋風,洞庭波兮木葉下”的意境。
此幅作品為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北京文物商店購自畫家本人,至九十年代,時任文物公司總經理的秦公請傅二石先生為先父畫作補題:“湘夫人。先父傅抱石好寫屈原詞意,此圖乃先父精心之作。”
同時,齊白石的《瓜果圖》、吳昌碩七十九歲時為近代藏書家繆荃孫所作的《篆書》、啟功早年仿古之作《望山圖》、黃賓虹山水作品《春雨清話圖》等都將亮相翰海秋拍近現代書畫專場。
伊秉綬《隸書五言聯》
此外,法書楹聯和中國扇畫專場將作品以題材、形式等進行細分組成專題或專場。法書楹聯專場匯集140余件作品,包括伊秉綬《隸書五言聯》、祁寯藻《楷書二十言聯》、黃賓虹《金文七言聯》、趙之謙《隸書五言聯》等。中國扇畫專場157件作品均為成扇,品質齊整。佳作不乏陳少梅《四老圖》、溥儒《松下觀瀑》、劉奎齡《教子圖》、啟功《書畫合璧》等。
陳少梅《四老圖》
(編輯 張貴玲)